今年以来,国家层面不断为稳增长政策加码,基建投资在其中发挥起稳定经济增长“压舱石”的作用。同时,县城城镇化相关政策释放出基建下沉信号,有利于推动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和质量提升,也带来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网改造、生态修复等相关需求的增长。 地下管网作为“城市血管”,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如今,中国进入到城市更新的关键时期,早期的地下管网逐渐暴露出老旧、漏损等安全隐患,亟待进行更新改造。 一位从事城市规划的业内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阶段正处于城市改造的高峰期,2022年要改造燃气管道约2万公里,改造费用巨大,对于经营企业和平台公司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解决改造资金的问题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多地地下管网改造开工 《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老化管网改造,更新老化燃气、供水、供热管道。其中重点提出,全面推进老化燃气管道更新改造,重点改造不符合标准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管道、燃气场站、居民户内设施及监测设施。 2月24日,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在推进燃气等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重大工程方面,提出了2022年力争开工改造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管道约2万公里的目标。 今年以来,多地地下管网改造项目开工,掀起一波改造热潮。 3月初,郑州市管城区启动老旧管网改造工作,改造路段共计20条道路,新郑路属于第一批改造道路。 据负责人介绍,改造后,新郑路管径由原来的160厘米增加到200厘米,供气能力增加到原来的1.5倍,区域的供气能力得到明显增强。该项目建设投运后,可有效提升中心城区管网供气能力,完全满足高峰期居民的用气需求。 呼和浩特于5月开始对全市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燃气管网进行排查改造,计划对全市范围内180.79公里的老旧燃气管网进行更换,其中市政道路31.9公里,小区庭院147.89公里,涉及市政道路72条,小区265个。 西安城投秦华燃气集团也在近期发布消息,今年计划改造提升的15公里老旧燃气管网工程已于近期开工,其中涉及18条主体,12条支线,计划于11月冬季供暖前完工。 除已开工城市外,多地在政策上明确将开展地下管网改造项目。如广西今年印发《广西城市市政地下管网建设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约539亿元,新建改造地下管网1.4万余公里,提升城市运行安全和保障能力。 华兴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庞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基建下沉信号明确,将会带来中心县城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网改造等基建需求的增长,由于地下管网建设投资的基数还并不是很大,今年的高峰期可能会造成相关领域投资同比上比较大的提升。未来要以稳步推进为重点,包括完成年内的改造目标,解决成本分摊等难点,以及考虑下一阶段如何进一步铺开。 破题资金不足困局 2022年力争开工改造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管道约2万公里,资金是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的首个难题。 资金不足问题如何破解?上述城市规划行业受访专家表示,以往的地下管网改造,通过PPP和特许经营模式、由项目公司进行改建—投资—运营是各地方政府选择的一种改造投融资路径。但考虑到目前改造需求规模庞大、改造资金不足的问题,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改造是另一种可行的思路。 早在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手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城市供水、燃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行业的意见》中便提出,从拓宽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支持政策等方面进一步为民间资本进入城市供水、燃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行业提供切实的鼓励、引导和便利。 庞溟表示,政府投资主要发挥撬动作用,在城市改造中应重点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性。PPP项目可以做,但项目的长效机制需要以民间资本去推进,形成投资的良性循环。 去年12月,财政部提前下达“2022年城市管网及污水处理补助资金预算”,对河北、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州等17省20市发放共计88.8亿元资金。 今年以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于地下管网改造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城市进行地下管网领域更新改造。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用于水利、交通、能源、排水、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即包括要“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 地方层面也在不断加码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广东提出,今年将加快推进在建工程,抓紧新开工一批成熟项目,提前开工建设一批重大交通、能源水利、城市管网等重点项目,初步安排上述项目投资资金9000亿元,比2021年增加1000亿元。 与此同时,专项债发行加速,城市管网领域有望受到更多资金支持。在4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期,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各地补报了一批2022年专项债券项目,指导地方将城市管网建设、水利等重点领域项目作为补报重点。 “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力度支持,再叠加社会资本不断引入等方面因素,总体来说,地下管网建设无论是资金方面还是项目推进风险等方面都处在可控范围内。”庞溟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