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梧州市人民政府、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3第三届RCEP钢铁发展论坛在广西梧州成功召开。论坛以“开放与共享 繁荣与蝶变”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钢铁企业、行业协会、高校、冶建企业、贸易商、金融机构等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参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屈秀丽出席论坛并作致辞。屈秀丽副会长指出,RCEP已于今年6月全面生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刚闭幕,本次会议的召开适逢其时、意义深远。她主要讲了三方面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RCEP的全面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将有利于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发展。 RCEP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从钢铁市场来看,RCEP的15个成员国粗钢生产及消费占全球比重均在65%。2022年,我国对RCEP成员国出口钢材占出口总量的41.5%,从RCEP成员国进口的钢材量占进口总量的81.5%。随着RCEP的全面实施,将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将有利于降低我国钢材进出口成本,促进钢材进出口贸易更加畅通。同时, RCEP全面生效将增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通性,这有助于提高我国钢铁行业铁矿石、炼焦煤等原燃料供应的保障水平,可有效利用成员国新能源,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钢铁协同发展。RCEP全面生效后也将极大地促进区域内投资便利化,助推我国钢铁企业“走出去”,深化和拓宽国际合作,优化钢铁全球布局。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果深刻改变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促进了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成为惠及各国人民的“发展带”、“幸福路”。“一带一路”建议也有力地推动中国钢铁企业在沿线国家投资建设。 二、中国钢铁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提升了我国钢铁国际化水平。 中国钢铁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钢产量已连续26年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最高达到10.65亿吨,近两年有所下降,但2022年钢产量也达到10.18亿吨,占全球比重为54%;出口钢材6732万吨,进口1057万吨,涉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需进口铁矿石11亿吨,还有煤炭、铁合金等各种原辅材料,主要钢铁产品年进出口贸易额达2000多亿美元。为全球经济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随着国际化发展,对标世界一流,也促进了我国技术装备、管理和产品质量的大幅提升。在“走出去”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印尼青山工业园、印尼德信钢铁项目、建龙的马来西亚东钢项目、联合钢铁(大马)集团公司等的成功运营已经为我国钢铁企业在东盟国家的钢铁产能投资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河钢塞钢的成功运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带一路金名片”和国际产能合作“样板工程”的内涵;河北文安新钢公司在巴基斯坦建设的亚星钢铁公司为当地钢铁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宝钢股份拟在沙特阿拉伯投资建设绿色低碳厚板工厂,投产后将成为中东北非地区高端绿色钢铁产品的供应商。中国钢铁逐步实现由大变强,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钢铁脊梁”的支撑作用。 三、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实现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国钢铁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钢铁行业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积极开展兼并重组,钢铁行业产业布局、产业集中度、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优化提升。但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环境复杂、国内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影响,钢铁行业也遇到了需求不足、原燃材料价格高位、环保压力加大等经营困难,但总体保持了相对平稳的运行态势。据统计,1-9月份我国钢产量7.95亿吨,同比增长1.7%;生铁产量6.75亿吨,同比增长2.8%;钢材产量6.25亿吨,同比增长6.10%。累计经济效益虽然同比下降,但6月份以后已呈环比增长,尤其下半年月度同比已呈增长。 后期,钢铁行业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环境更为复杂,全行业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不断加强供应链产业链建设,进一步提升运行质量和效益,坚持科技创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RCEP为我国钢铁工业更好地融入和服务全球市场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RCEP全面生效后,因市场准入的放宽将带来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钢铁企业要充分把握RCEP全面生效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在世界范围内拓展延伸带来的良机,与各成员国实现共建、共赢、共享。中国钢铁是全球钢铁的“半壁江山”,世界经济离不开中国,世界钢铁更离不开中国,中国钢铁发展也需要国际化的团结协作。广西钢铁是中国钢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各省市排名第六,且占比呈提高的趋势,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必将在行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屈秀丽副会长最后表示,希望大家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深入探讨RCEP对全球钢铁格局的影响,把握新机遇;认真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钢铁领域的成果和经验,把握未来推进的重点方向,创新合作模式,为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做出新的“钢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