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光伏公司市值差异大 晶澳私有化或为回A股铺路
发表日期:2015/6/9 8:41:48 兰格钢铁
    今年4月底,一家中概股公司的董事长曾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现在很多在美上市的能源公司被中美投资者几乎抛弃了,反观中国A股市场,待遇天差地别。“这势必会导致在美上市的企业退市并回流。”

    而不久前,光伏企业——晶澳太阳能控股公司(JASO.NASDAQ,下称“晶澳”)主席兼CEO靳保芳提出了私有化意向,斥资额约在4.14亿美元。

    尽管晶澳并未公布退市后的规划,但多位分析人士称,其有望杀入A股。

    市值差距

    据靳保芳提出的要约,他本人及其控制的英属维珍群岛公司晶龙集团公司,将以每股9.69美元的出价收购其余股份。《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他本人在晶澳的持股数约在15.63%,因此按照上述数据预计,靳保芳可能斥资4.14亿美元回购,晶澳或将从美股退市。

    2014财年,该公司的实际营收为113亿元,运营利润6.625亿元,净利润4.46亿元,一改2013年亏损4.265亿元的局面。此外,当年该公司的毛利率为15.6%,总出货量高达3.1G瓦。上述出货量,相当于2014年中国光伏装机量的近三分之一。

    与诸多A股光伏公司不同,晶澳的全球化特性明显。

    去年年报显示,目前其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其中,电池线主要设在河北、江苏;电池组件放在了上海奉贤、安徽合肥及河北,硅片则集中于江苏连云港、河北等地,2015年马来西亚工厂电池片将有400兆瓦的扩产,南非有150兆瓦的电池组件项目,因此其电池总量将达到3900兆瓦的规模,而电池组件和硅片分别为3650兆瓦、1000兆瓦的规模。

    该公司用了2年的时间做了整体战略调整,从一家电池占比较高的公司,逐步过渡到电池组件占比较大。如在去年,组件和电池占收入比重分别是82.3%和16.1%,而在2012年,分别是60.2%和35.1%。

    2012年、2013年,晶澳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约有30.87亿元和30亿元,2014年增长至37.42亿元;而去年,随着日本和其他地区收入的提升(如日本由2012年的4.36亿元增至38.53亿元),使得其全年总收入大增。

    即便有较强的海外布局及运营能力,收入及利润也领跑行业,但靳保芳对于其在美国的市值及股价表现,未必满意。不仅如此,它和其他中概股的市值,被A股的中小规模公司甩出几十条街。因此多方判断,晶澳此次私有化的背后原因在于A股的强烈吸引力。

    去年,业绩突出的几家太阳能美股企业为阿特斯(CSIQ.NASDAQ)、天合光能(TSL.NYSE)和晶澳,前两家公司的收入分别为29.61亿美元(约183.68亿人民币)和22.86亿美元(约141.84亿人民币)。

    A股组件公司中,*ST海润(600401.SH)的去年收入约50亿元、航天机电(600151.SH)和亿晶光电(600537.SH)去年则有38亿元和32.5亿元人民币的营收。A股企业不如美国公司收入高。

    而在6月6日的私有化消息刺激下,股价大涨后的晶澳市值也不过为4.58亿美元(约28.41亿人民币),同日的阿特斯、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市值分别为18.3亿美元(约113.52亿人民币)、9.55亿美元(约59.24亿人民币)、9.19亿美元(约57.01亿人民币)。

    6月5日,*ST海润、航天机电和亿晶光电的市值则为224亿元、192亿元和155亿元。用阿特斯对应海润来看,前者的收入相当于后者的3.6倍,但市值仅为后者的二分之一。

    其他的A股企业中,还有闯过300亿元市值大关的,这些例子包括:隆基股份(601012.SH,354亿元)、阳光电源(300274.SZ,315亿元)等。

    多位行业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表示,去年以来,受到国内光伏政策的鼓励、国家电网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光伏电价补贴到位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再加上A股市场的全面回暖,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市值都有大幅增加。以亿晶光电为例,1年来其股价从10.25元涨至26.42元。而隆基股份更为突出,2014年4月中旬其股价约14元,用了12个月就冲高至70元,同比上扬了4倍之多。但回看美股市场,阿特斯在1年内的股价涨幅仅为38%。晶澳和天合光能、晶科等也并不理想。

    私有化正当其时?

    或许当下是晶澳实现私有化并回归A股的恰当时机。

    首先,晶澳股价并不高,有利于其将84%左右的在外股份以较低成本拿下。

    其次,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明显高于海外。一位中概股光伏企业的管理层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海外光伏企业的市盈率在10倍左右,而国内部分光伏企业的市盈率有的被炒到了上百倍。“假设参考隆基股份,2015年和2016年其市盈率估计在60倍和40倍左右,也要比美国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高。”

    另有光伏企业人士分析,如果晶澳回归A股还要面对一些风险,其中就包括“回A”时间点。

    比如它在2015年退市、2017年“回A”,这期间的估值是否如退市所预料的那样,算是一个考验。不过前述中概股管理层则认为,不可否认目前A股市场确实很疯狂,不少新能源企业的股价已被捧上天,但晶澳等一众美国公司治理较好、绿色特性及企业本身成长性等特点,使得它们的估值应不会低于美国市场,“估值比海外高,是大概率事件。”

    他也表示,相信晶澳对于“回A”也做了相当多的考量,包括近几年的融资如何解决、估值是否会得到提升等。
信息监督:马力 010-63967913 13811615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