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您是否还记得在今年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活动中,建龙集团被评为“示范级”的CDA成果——黑龙江建龙自主管理活动圈的“积极分子”小强圈发表的《提高无缝钢管轧制成材率》这个项目呢?近日,他们又传来好消息!经过4个多月的追踪,该公司无缝钢管的平均成材率提升至91.83%,达到历史新高,预估全年创效将超500万元。 黑龙江建龙轧钢厂的180产线主要生产60mm-180mm规格无缝钢管,其轧线张减机为3辊式-24架的大张力减径机,每台机架安装3台水冷电机,这 72台电机可以说是钢管口径减小的“动力来源”。但由于其独特的操作流程和工艺特性,会导致外径≤140mm小规格钢管头尾端增厚,不仅大大浪费了原材料,还降低了钢管成材率,增加了成本消耗。 小强圈的成员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便开始群策群力,主动出击。他们从轧线分解到张减机,逐层分析,最后在张减机处找到了症结所在——受困于“尾重头故障”。当确定了问题的主要矛盾,圈员们便迅速选定了课题。在与工艺、设备工程师不断探讨方案和目标的过程中,他们通过收集计算历史数据,得出目前平均成材率为 89.97%,结合企业的降本增效目标,同时对标行业内其他先进企业,最终设定成材率目标为90%。 改善第一式 添加尾重头故障报警 经过不断地分析,他们发现,当大张力减径机尾部重头发生故障时,张减机轧制力就会减小,虽然尚可以维持生产需求,但会导致钢管切头、切尾的长度增加,所产生的废钢也会随之增多。 据统计,去年3月-9月份,该公司88.9mm规格的无缝钢管累计所用原料量为16090吨,当张减机尾部重头发生故障时,便会多产生废钢3750.7 吨。然而由于张减机尾重头因故障停止时,监测画面并无任何提示,导致故障点难以被发现,无法进行快速处理。因此圈员们根据程序连锁点制作了尾重头故障报警点,在HMI画面中增加了故障报警画面,当故障发生时可快速通过画面查询故障点,减少排查寻找时间,及时排除故障,恢复正常生产。 改善第二式 改良管段尾部的位置检测 一般来说,张减机入口处原应用的检测信号为热检,当管尾通过热检信号时,计算机通过计算可识别管尾的位置,从而调节电机转速。然而钢管尾部通过热检时常会携带尾部火焰,且火焰的长度不可控,导致尾部热检定位出现误差,管段尾部定位不准确,增厚段长度也会随之增加。针对这一弊端,圈员们依据激光测距不受火焰影响这一特性,选择将尾部热检信号更换为激光测速信号,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尾部检测位置,让管尾定位识别更加准确。 改善第三式 添加张减机钢管尾部定位补偿窗口 激光测速是钢管运行速度最直接的数据反馈端口。通过激光测速后,依据反馈数据和轧辊直径计算核准,钢管的线速度便会随之得出。但由于激光测速与张减机第一机架间存在一定距离,当不同材质、不同规格钢管通过时,由于延伸系数不同,计算得出的线速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造成尾重头作用到钢管尾部的时间不准确,影响钢管切尾长度,导致废品增加。为解决这个难题,减少废品产生,圈员们在重头HMI画面增添手动补偿窗口,添加补偿程序、补偿系数及限制,操作人员可根据取样结果调整尾部定位位置。 改善第四式 优化张减机尾重头延伸率数据 当无缝钢管通过张减机时,24个机架的延伸系数是相同的,但因单个机架的变形量有所不同,同样的延伸系数在不同的机架作用下,轧制力依旧会出现偏差,造成钢管尾部增厚,切尾废钢量增加。因此,小强圈在HMI画面中添加了延伸率设定窗口,设计梯形延伸率数据,将15个机架分为5组,每组延伸率进行递减,从而实现电机转速的间接控制,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同时,提升尾重头使用率和钢管尾端的质量。 改善第五式 优化张减机尾重头各机架减速时间 重头起作用的原理是利用张减机相邻机架轧辊速度差,作用在钢管表面产生张力,达到减壁厚效果。当钢管通过张减机时,由于轧辊降速时间过长,导致张力作用减弱,出现减壁厚效果并不明显的现象,从而无法保证钢管壁厚的合格率。为此,圈员们利用PDA数据监控软件监控各机架作用时间和位置,根据得到的数据调整张减机尾重头各机架降速时间,改善后,钢管尾部壁厚的合格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一直以来,建龙集团就拥有一项“圈”文化——自主管理活动(CDA),即在专业人员的辅导下,鼓励基层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的一项活动。该活动自2005年从中国台湾中钢引进以来,已经成为建龙集团旗下多家钢铁子公司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诞生了许多优秀的CDA成果的同时,也成为了每一位建龙人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越来越多的建龙人成为了建龙集团高质量快速发展当中的重要基石。 未来,建龙集团将更加重视对各项基层管理活动在资源提供、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强系统谋划,优化体制机制,加大奖励力度和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员工积极参与到自主管理活动中来,最大程度地提升自身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使企业内部驱动力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龙宝已经开始在期待明年的建龙集团CDA发表会暨交流会啦!希望您不要错过我们的直播哦,我们不见不散! |